迪乐

        13213048845 王经理

        关于迪乐

        about us
        关于迪乐

        服务热线

        0371-66388687

        联系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顺河路18号金银湾商务8016

        服务范围

        Services
        行业资讯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央发布“黄河流域”规划!河南将迎大发展 ,支持郑州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来源:郑州市生态环境局 编辑: 时间:2021-10-11 09:14:56

        据新华社8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 。规划期至2030年,中期展望至2035年 ,远期展望至本世纪中叶。规划范围为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 、河南 、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 ,国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 ,2019年年末总人口约1.6亿。

        87.jpg

        据新华社8日消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 。规划期至2030年,中期展望至2035年,远期展望至本世纪中叶。规划范围为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 、山西、陕西 、河南 、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国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 ,2019年年末总人口约1.6亿 。

        《纲要》指出,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将黄河流域打造成为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标杆,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验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

        《纲要》提出 ,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 ,促进地区间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一轴”,是指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串联上中下游和新型城市群 ,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创新为主要动能的现代化经济廊道,是黄河流域参与全国及国际经济分工的主体。“两区”,是指以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 、河套平原为主要载体的粮食主产区和以山西、鄂尔多斯盆地为主的能源富集区,加快农业 、能源现代化发展。“五极” ,是指山东半岛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等 ,是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和黄河流域人口、生产力布局的主要载体 。

        88.png

              值得关注的是,《纲要》还提出↓

        ●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 。“五极”,是指山东半岛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和兰州——西宁城市群等  。

        ●构建河洛——三晋文化区 。

        ●高水平保护河南二里头、河南双槐树等重要遗址 。

        ●加快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前期工作并适时推进工程建设。

        ●支持黄淮海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

        ●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做精做强主导产业 ,发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用 。

        ●加快形成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 、西宁的东西向“一字型”大通道。加快形成兰州经银川 、包头至呼和浩特、太原并通达郑州的“几字型”综合运输走廊 。加快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和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

        ●构建兰州至成都和重庆 、西安至成都和重庆及郑州至重庆和武汉等南北向客货运大通道 。

        ●支持西安 、郑州 、济南等沿黄大城市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

        ●培育西安 、郑州等中欧班列枢纽城市 。

        ●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作,建设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

        89.jpg

        《纲要》就加强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加强中游水土保持、推进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强全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强化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补齐民生短板和弱项、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等作出细化部署,强调要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系统梳理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法律法规 ,深入开展黄河保护治理立法基础性研究工作,适时启动立法工作 ,将黄河保护治理中行之有效的普遍性政策 、机制 、制度等予以立法确认。全面评估黄河流域及沿黄省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严格规范各类沿黄河开发建设活动 。围绕贯彻落实本规划纲要,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和综合改革措施 ,形成“1+N+X”规划政策体系 。坚持中央统筹 、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 。中央成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面指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审议全流域重大规划 、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 ,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确保在2025年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90.jpg

        同样在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草案突出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防治等制度规定 ,严格设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被官方定义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等地位的重大国家战略。时隔两年 ,随着《纲要》正式印发 ,这一国家战略也进入具体落实阶段。

        《纲要》在分析黄河流域的机遇挑战时指出 ,黄河一直“体弱多病” ,生态本底差,水资源十分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 ,沿黄各省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实施黄河国家战略 ,既是补上区域格局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有望缩小南北之间的差距 。这正是实施这一区域重大战略的意义所在。

        而对区域本身而言,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往往是发展红利的重要信号。这份25000余字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培育经济增长极,打造开放通道枢纽 ,带动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91.jpg

        哪些城市有希望成为“增长极”?从《纲要》来看 ,在战略布局中提出“五极”的同时,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部分,还明确要构建济南经郑州至西安 、兰州、西宁的“一字型”东西向大通道 。其中,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郑州,以及GDP万亿城市济南,无疑是最有竞争力的“种子选手”。

        在具体布局上 ,《纲要》指出,加快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和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提升济南 、呼和浩特 、太原、银川 、兰州 、西宁等区域枢纽机场功能,完善上游高海拔地区支线机场布局。此外,在开放新格局方面,支持西安、郑州、济南等沿黄大城市建立对接国际规则标准 、加快投资贸易便利化 、吸引集聚全球优质要素的体制机制 ,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