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乐

        13213048845 王经理

        关于迪乐

        about us
        关于迪乐

        服务热线

        0371-66388687

        联系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顺河路18号金银湾商务8016

        服务范围

        Services
        行业资讯
        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实用性强 :未批先建 、未验先投等相关问题汇总

        来源:生态环境图书馆 编辑 : 时间:2022-04-15 09:51:20

        一、什么是“未批先建”?其环境法律责任风险是什么?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修正)第二十五条规定,“未批先建”是指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行为 。

             对于存在“未批先建”违法行为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修正)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责令企业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 ,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2、“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自建设行为终了之日起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企业还会存在环境法律责任风险吗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17修正)第二十九条规定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018年2月22日 ,原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违法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环政法函[2018]31号),明确了“未批先建”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追溯期限应当自建设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因此 ,“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自建设行为终了之日起二年内未被发现的,环保部门应当遵守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 ,不予行政处罚 。

        但是需注意的是 ,即使企业“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因为超过行政处罚追溯期限而不被处罚,但是如果企业同时存在违反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制度的行为,或建设项目“未批先建”并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具有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污,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 、伪造监测数据 ,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污等情形之一 ,分别构成独立违法行为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相关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

        3、建设项目未批先建 ,企业可以补办环评手续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规定了未批先建的建设项目需要限期补办环评手续,但2014年 、2016年及2018年修订或修正的环境影响评价法都未规定“限期补办手续”的内容 ,因此 ,对于未批先建的建设项目 ,不再将“限期补办手续”作为行政处罚的前置条件,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修正)并未禁止建设单位主动补交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报送审批。

        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违法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环政法函[2018]31号)规定,因“未批先建”违法行为受到环保部门依据新环境保护法和新环境影响评价法作出的处罚,或者“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自建设行为终了之日起二年内未被发现而未予行政处罚的,建设单位主动补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告表并报送环保部门审查的 ,有权审批的环保部门应当受理,并根据不同情形分别作出相应处理:对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要求的,依法作出批准决定;对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要求的,依法不予批准,并可以依法责令恢复原状。

        二、什么是“未验先投”?存在的环境法律责任风险是什么?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修订)第二十三条规定,“未验先投”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行为 。“未验先投”实质上是指建设项目违反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制度的情形。

        对于存在“未验先投”违法行为的企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修订)第二十三条规定 ,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逾期不改正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 ,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 ,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或者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

        三、违反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制度的处罚是否受“未批先建”行政处罚追溯期限的影响?

        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违法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环政法函[2018]31号)规定 ,建设项目违反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制度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期间,由于违反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制度的违法行为一直处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 ,因此 ,即使“未批先建”违法行为已超过二年行政处罚追溯期限,环保部门仍可以对违反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制度的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不受“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追溯期限的影响。

        四、什么样的建设项目变动属于重大变动 ?

        2015年6月4日,原环境保护部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规定了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 、地点 、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界定为重大变动。

        截至2019年7月,原环境保护部共发布了水电、水利、火电 、煤炭 、油气管道、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建设 、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输变电、制浆造纸 、制药、农药、化肥(氮肥)、纺织印染 、制革、制糖、电镀、钢铁 、炼焦化学、平板玻璃、水泥、铜铅锌冶炼和铝冶炼共二十四个行业建设项目的重大变动清单。企业可根据所属行业 ,对照各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 ,判断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变化情况是否构成重大变动。可参考各个省份的地方政策 。

        五、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经批准后,如发生变动,企业应当怎么做?

        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经批准后,如发生重大变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修正)第二十四条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如发生的变动不属于重大变动,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变动应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

        如建设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发生变动,且该变动不属于重大变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修正)第二十七条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

        六、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环评类别如何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 ,2018年4月28日修正)第五条规定,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 ,其环境影响评价分类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来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七 、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范围内的项目类别如何判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第六条规定 ,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应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生态环境部认定 。

        八、危险废物仓库新建、改建 、扩建是否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三条规定,建设产生固体废物的项目以及建设贮存 、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危险废物仓库属于贮存固体废物的建设项目,因此新建 、改建、扩建危险废物仓库都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九 、工厂各车间内自建的危险废物暂存间是否须申报建设项目环评?

        工厂各车间自建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在存放数量和时长符合应具备“临时存放”、“中转”的合理性 ,且需符合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标准,若企业能做到一天清运一次至工厂集中贮存危废的场所 ,并保证安全性 ,则实践中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是允许企业工厂各车间自建危险废物暂存间的 ,该种情形下危险废物暂存间不属于危废贮存仓 ,不需要申报建设项目环评。

        但若此类临时贮存点占地面积较大 、贮存数量较多且贮存时间较长,则实践中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能将其视同危废贮存仓库,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修正)第十七条规定,建设贮存、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因此如工厂各车间内自建的危险废物暂存间被认定为危废贮存仓库 ,则企业需要申报建设项目环评。

        十 、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是否有期限限制 ?具体是多少?

        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验收期限是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之日起至建设单位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之日止的时间。除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水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外 ,其他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 ;需要对该类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调试或者整改的,验收期限可以适当延期,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 。

        2、应当依法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是否需要进行环保竣工验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修订)第十七条规定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 。”

        根据上述规定,应当依法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是不需要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的 。


          XML地图